在電影上映前,我先把【往復書簡】的小說讀了一遍,
這是【告白】作者湊佳苗最新改編的電影,
前陣子【贖罪】、【夜行觀覽車】也曾被翻拍成日劇,
但湊佳苗的文字魅力不管是在哪個平台表現,一樣可以挖出故事人物心裡不願意面對的罪惡,
電影版【往復書簡】裡的台詞:
【如果心裡有歉疚,就算努力活著也會很辛苦吧?!】
就像是剝洋蔥般的,一片一片,越接近核心,眼淚不自覺得流下,
直到完完全全被剖開,最後親手縫合傷口,慢慢癒合。
看了【往復書簡】小說版後一直覺得很有趣,裡面分為三篇短篇故事,
【十年後的畢業文集】、【二十年後的作業】、【十五年後的補習】,
用來往書信的方式敘述故事的始末,而我們讀者,就像旁觀者逐字的充滿窺視感了解到人性的罪惡,
而電影版的【往復書簡】是從這三篇故事中擷取了【二十年後的作業】來做為改編,
與其說是改編,
還不如說是另一個平行時空的作品,一樣的人物角色、一樣的故事主幹,
卻發展出另一個意外事件的真相。
六位學生加上一位老師是在電影版出現的主要角色,
跟小說版的不一樣的地方是,
說故事的人是由學生變成【吉永小百合】所飾演的老師作為串聯每位主角心裡秘密的人物。
如果有看過之前湊佳苗的【告白】、【贖罪】、【夜行觀纜車】一定會非常熟悉他描寫推理事件的手法,
看似沒有關係的人物,利用時空跳躍的剪接,分段的故事來帶出每個角色的背景,
而我們觀眾常常會有那種:【她看起來那麼幸福,原來也有這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啊!?】的這種感覺。
我想,
這就是湊佳苗想要告訴我們的,
【即使生活在陽光下,陰暗也有可能佔據你的全部。】
電影散場了,
故事裡人物心裡的結也解開了,
而我,也跟著他們的友情回憶起國小時代的我,
現在那些曾經在操場一起奔跑的同學們還好嗎??
應該也都為著未來不斷奮鬥打拼吧??
雖然那些回憶已經變的零零碎碎,
但突然想起一個小事件,心裡還會偷笑一下,
那時到底是為了什麼吵架?
為了什麼奮不顧身騎著單車在巷弄裡奔馳?
明明就是再熟悉不過的街道,
還一再的以為是在陌生環境裡冒險。
出了戲院,
近半夜十二點多了,
微微的涼爽,
還在煩惱沒公車回家的同時,看見了用悠遊卡就可以租借的單車。
那晚,
我悠哉的騎著腳踏車,
每踏一步就想起國小時候的回憶,
接著就蹬直雙腳在腳踏墊上奮力往前衝。
預告: